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练习题(1)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练习题(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2.xx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29275;?#38500;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大量开?#36873;⑺教?#22823;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20998;行?#36947;:“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37073;?#24613;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5.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22438;?#33021;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6.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21490;?#27987;转淡?#20445;?#33394;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20445;?#20256;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32454;?#20026;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7.《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 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点?#35805;?#25324;( ) 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26041;?#20837;市场流通8.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29275;?#36896;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30733;?#20043;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22330;分?#25551;绘长安?#25942;?#34914;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23567;笔?#25351;(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34987;?#30340;商业市镇10.《史记》记载:“使孔?#29992;?#24067;扬天下者,子?#27605;?#21518;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31508;强?#23376;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主要?#24471;鰨?)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B.孔子只是?#21202;?#26435;?#35780;?#25193;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11.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25942;形?#32827;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 A.?#26102;?#20027;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12.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32454;?#30340;坊市管理。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 ) A.坊巷桥门?#32793;?#34109;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B.勒?#33618;?#24320;?#29275;?#21521;?#32622;?#25143;,悉令闭塞 C.百千家似围棋?#37073;?#21313;二街如种?#20284;?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22369;?3.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34987;?#24066;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25942;?#22839;?#22235;?#20041;?#29420;矗?#20035;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28304;?#35748;识正确的是( ) ①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 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32654;?#30410; ④朝贡贸易的政?#25105;?#20041;大于经济意义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①④14.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32793;?#32467;构?#32793;?#33258;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 A.汉代江?#31995;?#21306;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15.《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28304;?#21548;大户呼织,?#33334;?#20026;?#28023;?#24310;?#27605;?#26395;”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 A.?#30740;?#25104;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1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34892;?#21306;域。然而当时它却没?#34892;?#25104;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17.由于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20445;?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南洋?#32793;?#20250;”。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 C.发展民族工业 D.抵制西方侵略18.甲午战争后“中国新?#35762;?#19994;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20445;?#23548;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20064;?#22995;,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关 键 ?#21097;?/dt>
-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学期 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