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国际班)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国际班) 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20998;?#21551;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评价某一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更好的政府。”下列与这一制度相关的是( ) A.(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B.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温总理引用该诗表达了( ) A.统一反映了两?#24230;?#27665;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统一是台湾全体民众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3.厦门?#36820;?#36335;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4.元代划?#20013;?#25919;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20048;?#22320;方割据势力?#26576;?#29616; B.加强专制皇权 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D.扩大?#25345;?#21306;域 5.世人都盼望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29486;鰲?#22269;共两党?#29486;?#26368;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24066;?#22806;国势力介入 6.新中国成立初期,实?#23567;?#19968;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涵义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7.上海的发展是从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开始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上海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没有民族的独立就不可能有上海的真正腾飞,因此,上海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反侵略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起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农民起义———— 义和团起义 B.资产?#20934;?#32500;新派?#36879;?#21629;派的重要思想宣传中心 C.中国的无产?#20934;洞?#25919;治上开始发挥革命主力军作用和成立自己政党的所在地 D.抗日战争中,抵抗日军侵略暴行,粉碎了日军三个?#26053;?#20129;中国的狂妄计划 8.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23435;?#22269;第一?#21487;?#20250;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9.?#29420;?#35760;》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20351;?#36145;有等,?#36335;?#26377;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10.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26377;旅?#20027;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这两个转变完成的时间分别是( ) A.1919年、1949年 B. 1949年、1956年 C.1956年、1976年 D.1978年、1992年 11.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先后顺序是 ①中苏建交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25351;?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⑤中日关系正常化 A.②①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④ 12.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该同学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以下是?#28304;?#26448;料真伪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29486;?#32780;做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13.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包括?#23435;?#25100;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许多历史时期的政治的社会的活动家。他们的年龄从十八岁到九十岁以上的?#21152;小?#36825;次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A.“一边倒”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15.“?#28304;?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xx年胡锦涛与连战会?#24863;?#38395;公告 16.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示意图。其中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根除了左右倾错误 B.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C.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北伐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 1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27604;?D.民族区域自治 18.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说:“?#19994;?#20013;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下过命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38469;?#20826;的创意,许多重要的文告?#38469;?#20808;由党拟定初稿(不经过党的?#24613;浮?#32771;虑,是没有的),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以上材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 ②建国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比较慎重 ③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 ④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xx8年12